首頁 > 陽光財產保險消費風險提示 > 以案說險 警惕!假借疫情之名的詐騙
以案說險 警惕!假借疫情之名的詐騙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微課堂
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幾種利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實施的網絡騙局以及防范方法。
騙局一:謊稱有物資為名實施詐騙
騙 現在“一罩難求“,騙子通過社交軟件、二手交易網站等渠道發布虛假信息,聲稱可出售醫用口罩、護目鏡、酒精、消毒水等防護用品,收到錢后直接消失。
案例
1月26日,韋某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發布大量信息,稱其可以以出廠價格代購口罩,當天先后有四名網友以每個4.5元、5元、5.5元等不同價格向韋某買了17500個口罩,韋某共得贓款約11萬元。
防范
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疫用品或藥品,一定要通過正規官方渠道、網購平臺、藥店購買,不要盲目相信代購信息。收到提及匯款、轉賬、提供驗證碼等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擦亮雙眼,謹防上當受騙。
騙局二:利用“獻愛心”進行詐騙
騙局詐騙分子通過網絡、通訊工具等多種方式,冒用紅十字會或醫院等名義,向用戶發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獻愛心”的虛假信息,利用群眾的同情心理進行詐騙。
案例
1月27日,林某想通過網絡向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捐款,便在網上搜索疫情捐款賬號,然后通過微信向名為“武漢市慈善會”的公眾號轉賬捐款500元,后發現所捐款項流入私人賬戶,該公眾號隨后也被注銷,林某懷疑自己被詐騙,隨即向公安機關報案。1月29日22時許,犯罪嫌疑人蔡某被抓獲。經審訊,蔡某初步交代,其假冒“武漢市慈善會”公眾號募捐詐騙一百多宗,涉案金額8000多元。
防范
愛心捐款請認準正規捐獻途徑,在民政部門登記的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依法有序開展募捐。大家可通過全國慈善信息公開平臺,查詢慈善組織及公開募捐備案信息,真實有序獻愛心。
騙局三:“特效藥”騙局
騙 詐騙份子謊稱有提高身體免疫力的特效藥,對于預防新型肺炎有非常好的療效,誘導用戶購買,并在釣魚鏈接中設置病毒,盜取用戶個人信息后盜刷錢財。
案例:
廣州市民張先生收到一條詐騙短信,“只要點擊進去,就可以發現,不需要花太多的錢,就可以增強抵抗力。”為了得到強身健體的“秘方”,張先生點進信息所附帶的鏈接后,根據頁面提示,輸入了自己的資料,誰知卡內余額全部被轉走。
防范:
密切關注官方發布信息,不信非專業機構信息,不買所謂的“特效藥”。通過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等官方渠道辨別了解藥品信息。強身健體靠鍛煉,治病救人靠醫生!
騙局四:“退改簽”類圈套
騙 受疫情影響,很多人的出行計劃有所變動,于是一些犯罪分子借機制造各種假象行騙。中國移動此前曾提醒,對于火車/飛機等退改簽、旅行團/酒店/快遞退費、等幾種圈套,大家要千萬留心。
案例:
近日,董先生收到了一則短信,信息顯示由于疫情航班取消。董先生立刻撥打了短信提供的電話辦理手續。騙子接通電話后,讓他提供了自己綁定的銀行卡號,上報了卡內余額,隨后給他發來了改簽專用鏈接。根據頁面提示,董先生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卡號、密碼和手機驗證碼,隨后卡內余額被全部轉走。
防范:
接到退改簽電話或短信,一定要撥打航空公司官方電話核實情況。航空公司飛機因故不能起飛,也會給訂票客戶發送短消息,但不會讓客戶通過網銀、支付寶等方式進行任何涉及錢款的交易。針對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國內多家航空公司及旅游公司都發布了應急預案和退改簽辦法,旅客可通過官方渠道咨詢了解。
騙局五:“提前繳納學費”騙局
利用此次疫情,騙子假借學校工作人員身份,通過電話謊稱“延遲開學需要提前繳納費用”、“您的孩子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住院”等要求其家長向指定賬戶匯錢,以此騙取受害人錢財。
案例:
1月28日,不法分子通過群搜索進入某小學一個班級家長群,偽裝成班主任在群內發布通知,以因疫情防控學校延期開學為由,要求提前繳納學費等,前后有5名家長掃碼轉賬,被騙人民幣共4935元。
防范:
繳納學費事項之前需跟學校負責人進行聯系,并需對方提供學校相關證明,以及個人信息。切勿輕聽輕信,通過官方渠道進行繳費,留存繳費證明。